关灯
护眼
    “难怪说自来当兵都是苦差事,行军之时果然很苦啊。”

    被李世民大力夸赞寄予厚望的韩东时,出发之后也不禁有些抱怨。

    他并不是圣人,自然也有正常人的感受。

    作为将领,他其实有马匹可乘,甚至还能直接乘马车前行。

    别人好面子,韩东时可不看重这个,为将者虽然最好是能跟将士们同甘共苦,但是更重要的还是指挥与作战。

    他只需要把燧火枪军在战场上的作用发挥出来,其他的都属次要。

    即使如此,每日的行军扎营与军中生活,还是让他不太适应,特别是大唐时代的条件极为艰苦。

    好在程处亮那小子够良心,徐海又忠心耿耿,事事想在他的前面,否则的话韩东时早就精神萎靡了。

    不过,再苦再累,韩东时也不能让自己的脑筋停下来。

    此战许胜不许败,本身就是极大的心理压力。韩东时再有信心,也断然不会将突厥人视为无物。

    吉利可汗或许不是什么雄才大略的人物,可是突厥称雄漠北,拥有着游牧作战民族的一切优点,中原王朝哪怕在一统之时,只要稍稍大意也会在他们面前吃下大亏。

    程处亮这小子,事先倒也知道做点功课,从他老爹还有秦琼那儿搞到了不少突厥人的作战习惯。

    私下里,秦琼和程咬金给他吃了个“定心丸”,那就是关中之地防备归防备,突厥人还真未必能大军压境,深入关中腹地!

    李靖将军可是大唐仅次于陛下的战神。

    若说李世民带领唐军一举平定中原,那李靖就是平定江南最大的功臣。

    当初他辅助李孝恭南下,真可称得上摧枯拉朽,尽显大唐名将的能力和风采。

    前线受挫,使得李靖不得不转换策略,转攻为守,可是他绝对不会死守城池,任由突厥人长驱直入的。

    突厥人只要还长点儿脑子,也断然不敢无视李靖手中那支精锐骑兵,狂妄地南下。

    关中地形不比草原大漠,只要李靖和薛万彻配合断掉主要退路,进入关中的突厥大军想走就得脱层皮了!

    所以,突厥必须要摆出主力,凭人数压制住北方边军,最多派出部分游骑渗透进来。

    只不过,现在他们还不清楚吉利可汗到底下了多大的决心,集中了多少部族。

    有可能突厥人的“游骑”,对于大唐来说就是一支数量可观的骑兵的。

    “呵,只怕没这么简单吧?否则何必郑重其事地把粮草集中起来,专门派一支大军护送北上?”

    程处亮没怎么过脑子地道:“所以才会派咱们这支新军来嘛。”

    “嗯?”

    韩东时神色不善地扫了他一眼。

    程处亮尴尬地笑了笑:“朝廷中人确实有人轻视咱们,陛下虽然重视新军,可是新军刚上战场,也是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嘛。”

    韩东时摇了摇头,也不能说他猜测得不对。

    李世民断然不会将用兵之事当作儿戏,可是,确实也抱着他所说的心态。

    韩东时摇了摇头:“我们的用兵,根本不必去猜朝廷重臣甚至是陛下的想法,而是要按我们自己的步骤来做。”

    程处亮疑惑地道:“咱们的步骤?咱们不就是护送着粮队北上,只要把粮食交到北军大营里,咱们就没事儿了呀。”

    韩东时笑道:“咱们出发之时说的话中,你是不是已经忘了,我只会跟随着大军护送这一次,剩下的就要交给你了。”

    “所以,在这次护送的过程中,你必须要学会,领悟出燧火枪军的作战方式,以后面对突厥骑兵,也不会心慌。”

    程处亮双目一亮:“韩大哥,你的意思是说,我们要想办法找到突厥人的骑兵,跟他们硬碰硬地打一仗?”

    “咣!”

    他刚刚说完,就按了韩东时一下。

    他也没手下留情,反而程处亮虎头虎脑的,身体壮得狠。

    “咱们火枪军,说白了还是一支步军,怎么跑着去找一支骑兵?”

    韩东时知道,隋末之乱,大量的百姓逃难北上,所以突厥的炼铁技术大大提升,已经不能简单以“轻骑兵”来视之。

    但就算是一支铁甲骑兵,机动能力也远不是步兵追得上的。

    韩东时可以通过技术搞出燧火枪,使得他们的杀伤威力大大提升,但毕竟不可能直接让大唐的军队飞起来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