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薛万彻心里藏不住事儿,心头冒火地反问起来:“韩大人,我记得你只是个文臣啊,打过一次胜仗就目中无人了?不要以为突厥人都是纸糊的,否则下次败战吃亏的就是你!”

    他确实有骄傲的本钱,似韩东时这等胜仗,他以前也打过不止一次,甚至还曾经万军冲阵,阵斩过突厥人的大部族首领。

    以他在军中的资历,岂容韩东时嘲讽他为庸将?

    尉迟敬德也露出迟疑之色。

    本来他是应该无条件支持韩东时的,可是薛万彻的能力,是连陛下都认可的,韩东时刚刚的话似乎有些过了。

    韩东时没有正面跟薛万彻叫板,直接对着尉迟敬德立下保证。

    “草原之上亦有英雄,但是似吉利之辈,贪图小利,胸襟狭窄,根本不配称为英雄,对付这种人某自有千条妙计。”

    “等到蓝田新军全部训练完成进入军中,我自然有办法再引突厥骑兵上当,将之重创,请诸位将军静待时机便可!”

    薛万彻想当然地嘲讽道:“说得轻巧,只怕那时你人还躲在后方,难道某等军中大将,还要抛下将士到蓝田寻你不成?”

    尉迟敬德此时站出来帮韩东时说话了:“薛将军莫急,朝廷已有诏令,升韩东时为三州刺史,全权负责供应军中用度,与我军联系必是紧密,你还怕他空口许诺,到时找不到人么?”

    薛万彻不怎么留意朝中动静,还是初次知道这个消息,脸上露出尴尬之色,涨成紫红色。

    尉迟敬德是不可能为了韩东时而扯谎的,所以薛万彻没得辩白,只能认了被打脸的事实。

    其他将领则是庆幸。

    庆幸自己不像薛将军一样莽撞,直接出言得罪了韩东时。

    若他真的负责在后方供应粮草物资,那就直接决定着自己大军的补给,直接决定他们的士气和作战能力。

    对于前方作战的大军来说,这就是“财神爷”的位子啊。真得罪了他,直接克扣物资应该不至于,但以后军中需要什么紧缺的补给,只怕人家不会给你松口的。

    只要不违朝廷律令,不让军中出现粮草不足的情况,就算是朝廷也不可能治他之罪。

    现在风向突变,那些平时跟薛万彻不对付的将领则看起了他的笑话。

    以他的性格,平时在军中还真没少得罪人。

    尉迟敬德懒得理会薛万彻,现在他更加看重韩东时的许诺。

    薛万彻确实是军中难得的猛将,可是对大唐军来说,还没到非他不可的地步,他难堪点儿正好杀杀他的锐气嘛。

    至于韩东说所说,能让突厥人上当的办法,他也没有直接追根问底。

    至少到现在为止,韩东时不论是对程咬金说的,还是对陛下做出的许诺,没有一次失言。

    单这一点,就足以让他抱有极高的期待。

    韩东时隐约透露出,之后大军的兵权会暂时交到程处亮手中,对此尉迟敬自然没有异议,而且主动表示会向李靖将军说明情况。

    程处亮也是尉迟敬德的后辈,现在“浪子回头”,不再守在长安城中胡闹,勇于投身军中,他也替自己的老兄弟高兴。

    ……

    “韩兄,你还真舍得离开啊,其实你刚刚领军立下一大功,若是直接从此在军中发展,必能有所成就的。”

    程处亮听到韩东时要直接带着随从赶回蓝田,不禁心情复杂起来。

    之前他是一直盼望着,等韩东时离开,自己独自领军的机会。他也想跟韩东时那样,亲自带领着大军与突厥人交手,扬名军中。

    可是真的等到这一刻到来,他又觉得有些不舍。

    一方面是他跟韩东时的交情莫逆,另一方面,其实之前的作战,他也是第一线指挥,只是在关键时刻韩东时才会插口,同时在战后提点于他,等于程处亮是过了亲自指挥作战的瘾。

    就算之后韩东时依然留于军中,军队作战指挥还是由他来负责,只是功劳会先记在韩东时的头上而已。

    以他们之间的交情,程处亮又不会因此嫉妒于他,所以内心更加希望韩东时留下了。

    韩东时微笑道:“怎么,现在才表现得对我依依不舍,是不是有点儿晚了?还是说程兄弟临阵心怯,觉得以后没有人在军中帮你抗下责任,你怕自己无法处理所有局面,担心惹出乱子受到处罚?”

    程处亮赶紧一挺胸膛:“怎么会!我怎么会连这点儿担当都没有?哪怕以前在长安惹出事端,我也一向是自己事自己扛,从来没有让其他几位哥哥帮我受爹爹处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