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六月底,李玮返回新罗,同时带回二十名小报务员搞远距离无线电测试。经李瑜李玮远距离密码互相确认对话,效果满意。

    新罗在新统治者领导下,利用移民带来的技术良种优势,打了个粮食生产翻身仗。特别是采用粪肥法制作土化肥,粮食和经济作物产量翻番,新品种的玉米土豆得到自发性的推广,人民安居乐业,战乱产生的负面消极影响被丰收的喜悦冲没。田间生产之余,更多的闲置劳动力走出地头,加入到打工挣钱行列。

    上半年,新罗半岛开建各种工厂四百余家,吸引当地劳动力五万余人。政府新建基础设施项目六个,其中最大的是道路和学校,道路计划建设一期工程六百八十公里;先期建设近四百所小学,一百所中级学校,新城汉州即后世汉城地方建一所类似南山书院样的高级学校。这些项目吸引整个半岛的工匠和大批中原来的匠人,本岛贵族也负担起主人公责任,参与到大建设中来,他们派出大量家族能写会算的知识型人才和大量各类技工,自己开办工厂作坊、或者分包工程,一时,半岛上各民族之间非常融洽。

    大唐金银铜币在半岛上异常坚挺。户部不失时机地在半岛开设了六家银号,开始汇兑、结算、回收散置重金属兑换业务,这是唐王出行前的一项既定重要国策。

    和半岛不同的北海道上,也进入丰收阶段。首先,傅蒙逢人就夸赞唐王的药好!那麦田里几乎见不到一根杂草啦!怎么如何地说个不停!其实,那种后世烂大街的麦田除草剂《麦草光》,效果并没有老傅说的那么神奇,它对野燕麦就毫无影响。可是,没想到的是,此时的杂草对高科技药品的敏感度不是一般的高,它的作用本就对野燕麦无效,荒原上野地里哪来的野燕麦呢?所以,杂草真正的一扫光了。少了杂草的吸收麦田营养,减少地里遮拦,相对地就增加了麦垄的通风透光度,又少了锄草人的践踏,加上新式粪肥法实施,小麦产量要不增加也说不过去!于是,今年的小麦丰收了。还不是一般的丰收,产量平均每亩超过一千斤。小麦品种9023本来就是冬性品种,耐寒,增产潜力在这里得到最大发挥。

    褚遂良隆重宣布:北海道一年小麦产量,现有人口三年也吃不完。

    人们沸腾了!八石!八石多啊!在中原也没有听说那块地收成超过千斤的,没有听说小麦亩产超过四石的,奇迹终于在自己手里出现了。

    麦收已毕,人们在地里举行盛大的祭天仪式,隆重邀请唐王参加。

    地头,新麦面蒸的超大馒头、象征丰收的布袋条子、烤整鹿、烤整羊、大坛老酒,堆放在长案上,那边一溜排起长长的大锅,沸腾的锅里蒸煮着肉食馒头,用传统仪式为劳累十余天的军民打牙祭。李正在老褚指点下,祷告祈祝上天一番,烧了一堆裱纸,然后对众人念老褚的讲话稿:我们大唐军民战荒原,战严寒,战草荒,终于在从来没有种植过庄稼的荒地上种出粮食,并取得亩产千斤的超记录产量,这是上天对我们的恩赐,我们一定要珍惜这片土地,把它传给我们的子孙后代,万世不息。

    老褚受李正影响,把祷告上天的祝词搞成殖民宣言了——!

    天气也会来事儿,这边收种结束,地里种植上土豆和玉米,一场大雨覆盖全岛,很快地,修筑的水渠起了作用。农民开始冒雨插晚秧。春天里后期推土机推出的秧田有十八万余亩,其中早秧一大半在麦收之前已经插完了,现在只是三五万亩晚秧,三几天就能结束。

    眼看七月就要到来,李正心急如焚。准备出发北上的军队已经集结,朝廷通过新罗金城转来的圣旨要求唐王暂缓出行,即使出行,也不能亲自出马。而此时,李前威手下的舰队从南洋返回途中在东海遭雨风暴。

    只好作第二种准备了。先把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地图及相关水域海图用绘图仪描画出来,再叫一班几十名参谋们参与着复制一大堆,当着他们的面用比例尺画上虚线,标示测出的距离等等,由在一些地方标示出内湖、高山、沼泽、峡谷。

    然后就是北方,李正规划在最短时间里占领从贝加尔湖到北冰洋一线以东地域直到堪察加半岛这片广袤区域,也即是后世的萨哈共和国等地。这一部分李正派李绩亲自带队携大部分骑兵,由库页岛经鞑靼海峡从庙街一带登陆,在庙街和先期到达的李七先遣队汇合,向各地分兵进发。

    李七早在去年三月就由长安出发,一路向北,直达怀戎龙门长城关口,稍事修整后,一路直插西北,千里奔袭,直扑新建立的燕然都护府,既是后世的乌兰巴托,协助新起任的征北大将军李孝恭扫荡周边。大将军李孝恭遵照唐王指令,在此大兴土木,筑城建寨,好不热闹。当地驻军筑城所用的材料当然不会由内地带来,路途太远。所用的石灰水泥都是匆匆上马的简易小窑厂制造,石灰质量还好说,关键是水泥产品,没有人能知道标号有多少!标准问题又拦在李正面前,急需解决。

    李七两千兵马是轻装简行,除了枪弹刀箭武器之外,就是大批干粮。在关内还好,有唐王银币开道一路畅通无阻。出关后,就地以战养战,山贼一般的掠夺者前进,人员不仅没有减员,还解救无数汉人奴隶入伙,队伍壮大近三倍。到了李孝恭大将军部驻地时,人马超过两万人,补给缺少,穿戴就没有什么说的了,要饭花子一般。

    在新城补给修整一番,兵马在附近很是操练一段时间基础科目,把新兵训练得和书院保安不相上下。一边训练,一边静候唐王指令。

    三月!贞观九年三月,李三带着一支队伍由西面而来。和李七同时出发的李三在一年后,从西北大草原上也是横扫草原上千万个不服大唐的部落,冲杀出一条血路,奔东方而来。作为大军外围游骑兵,书院保安队专门找顽固小部落下手,来去如风,得手就跑,一路血腥,人人杀神,个个剽悍。到了六月中旬,李三分队到达李靖大营,和李七的队伍会师。此时,他的火枪已经成了累赘,没有子弹啦,但两千保安队员依旧宝贝一样用羊皮仔细捆扎好,随身背着,不敢离身。他的人马超过李七,达两万六千余人。

    六月底,即李玮测试无线电发报成功之后。李正派人用驿马快速送回长安两部电台,当然是缩小版的真正德国造,只是外面壳体更换而已,又各送一部给北方的李靖李孝恭等人,同行的还有一批报务员小屁孩。

    七月中旬,海外商队的船队到达,带队的是海外商队二把手刘弘基。李前威正在南洋指挥作战,不能分身。不仅送来一批移民,还送来五千唐军。李正再也忍受不了焦急的等待啦!下令整合军队:三万余人马除留下五百人承担北海道防务外,其余分三队,其中一万人由李绩带队从库页岛登陆庙街,按既定计划横扫东北大陆。另两队各一万人,一路由裴行俭薛仁贵指挥,李绩派出军中经验丰富分参军为幕僚,分乘三十艘大海船,沿着阿留申群岛一路向东;另一路一万余人由杨辰为主,程处默秦怀玉为辅也分乘三十艘大船,沿着白令海北部绕行。程咬金也派出自己班底幕僚为小将军们出谋划策。

    计划两只船队在唐王标示的荷兰港汇合,再一路南下,在冬季到来之前赶到低纬度地区,在预定地点登陆安营扎寨,扩展领地,军垦屯田,休整待命。在援军没有到达之前,绝不允许南下到南美洲地区。算下来在不到五个月里航行地图距离五千里以上,还要不时登陆战斗,任务可谓艰巨。

    李正在码头对一班高级将军和参谋讲话:“你们正在为大唐开疆扩土,这是名垂青史的英雄事迹。我在这里告诫你们:你们所到之处,充满未知的威胁和危险,但那里有无尽的宝贵资源,足够我们子孙千秋万代享用不尽,因此,必要的牺牲是必要的,也是不可避免的。遇事要冷静,参谋们要打破传统的条条框框,不要拘束手脚。土著们是不会理解孔孟之道的,只有刀枪,只有刀枪才能叫他们明白什么是王道?什么是霸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