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十八章白狗身上肿

    李正没有答应和李琛一起去长安过年的邀请。什么拜见祖祠,觐见皇上,都是无所谓的。实力决定一切,没有实力说什么都是枉然。说到底,还是李正不想去,长安现在对他没有吸引力。身无建树,无颜见祖宗,只是托词。

    腊月二十九上午,黄柏龚司马等人到李正新宅来核对账册,李琛也过来看看。一班高级管理人员也来聆听假期安排,这些州衙里的司曹们在外面是高高在上的八九品官,在郡王爷这里不敢喧哗一声,他们在过去的一个多月里,是忙碌并快乐着,前几天的算账,每人都拿到相当于一年俸禄的额外收入。有了钱的驱使,还能把亲属安排在工钱更高的岗位,得到亲朋好友的仰视,有谁不尽心尽力呢。在外厢房。李正把头疼的账目交给李瑜郭细君带这些人去摆弄,自己和黄柏几人摆起龙门阵,品尝雁妮的功夫茶来。雁妮在李正指点下,有模有样的蝶花乱飞一般给几个老爷献艺。张新李俭自然在旁边做着自己的秘书本分。

    这客厅里安放两个新式铸铁炭炉,装有铁皮卷的烟囱,烧的是煤炭,室内既干净又温暖。品着清澈凛冽的毛尖绿茶,齿颊留香,黄柏等人奉承地赞不绝口。

    几人由这茶叶聊到学校工地,就说到即将开学的学校,扯到将来的支出项目,就说到纸张、笔墨问题、印刷问题。李正就提出自己的大致规划,这些作坊南湖书院都要有,不光有,还要做大做强,还要搞一些别人没有的作坊。年后天气回暖后,那些商号就要送来无数畜禽,我们要在它们到来之前,把全申州都通知到,让农户来免费领养。众人称赞。

    连接浉河两岸的桥的问题也提了下,黄柏叫先拿出设计图纸,保证人工是现成的。他们不知道的是,李正已经在储备建桥材料了。

    一壶茶没吃完,就听外面有人喊下雪了!几人站在窗前看雪,就见没如何征兆,无风无火的,鹅毛大雪飘飘扬扬的落下来。不一会儿,整个天地搅得迷迷茫茫,雪白一片。

    “忙碌一年到头了,该放下这些俗事儿吧!“李正叫李瑜把账册收起来。郭细君答,马上就核对完了。随后报告算账结果,从冬月二十四到腊月十六(含中间雨天停工)共二十二天,总共支出三万一千二百五十八贯另四十五文钱。

    吓米!这么少!李俭接着念,人工工钱共八千四百五十七贯三百八十六文;粮米支出...工具支出...购买木料...

    天哪!这么多钱放烂也花不完哪!人生最大的悲哀是人死了起没花完。

    李正笑眯眯看着李俭念账簿。一旁的黄柏心里直发毛,难道自己帐做错了?李正摆摆手,示意别念了。把外面的人都叫进来一起吃饭。

    司曹小吏们自认品级不够,哪敢和郡王爷一起吃饭,齐齐领了任务,告谢离去。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正雪,能饮一杯无?“李正对着雪景诗兴大发,无耻剽窃。

    “好!好!凭此妙句助兴,当得一壶。“黄柏异常兴奋。李俭也眼光激烈连忙蘸墨记录。大唐是酒的国度,诗的国度,只是现在还是初期,远未达到盛唐李杜时的巅峰,但人们的鉴赏水平还是有的。

    这个隽小清新,接近口语的短句一念出口,张新和李俭立即各自写下来。张新轻轻问:“师傅,这首诗叫什么名字?“

    李正顿了顿,“就叫《问黄柏》吧!“无耻更无耻。

    李正叫徒弟往中间抬上圆桌,上面放了个奇怪的铁圈,又放上一个小些的圆桌面。又垫上一块薄薄的石板,这才放上主角--一个黄澄澄的家伙事儿来,一圈凹槽里乳白色高汤翻着浪花。外间为李瑜几人也准备了同样的东西李俭还把李白李玮大牛兄弟叫来,李白李玮倒是来了,只是大牛兄弟认为自己是个奴才,死活不敢进来。

    厨房里早已给李富贵添了新厨师助手,月儿几个不再干那些杂活。现在李正这个别院除了学生也有三十多人。都是大将军李孝恭派来的,有死忠亲兵和家眷,大多是战死的兄弟遗孀和子弟,忠心方面没有问题,后面作坊昼夜有人看着。大将军曾多次警告大家,小王爷家里经常会做出些奇怪的东西,这些东西不要问,不要摸,你们的任务就是保护它们。

    李正专用厨师李富贵速度很快,马上就端上来几个拼盘,还有个炭炉,上面放个炖钵,热腾腾的。铁锅横空出世,这李府厨师李富贵被李正指点一番,做菜方法不再局限于煮和烹、炖,也像模像样的搞了个煎炒熘炸。

    丫鬟们流水般端来肉卷、白菘、雪韭、芫荽、野荠菜、蒜苗、脂麻酱等,搭配些自己卤制的羊肚百叶鸡杂鸭胗等小菜,这些菜是上不了席面,居家细饮小酌又是必不可少的,柳儿端来切好的白嫩水豆腐和千张。张新从后院搬来两坛酒,几桌酒宴就此开始。翠儿青儿叶儿雁妮现在除了是月儿的侍女外,还是书院编外学生,被李正当着公主养活着,早已不当粗使丫鬟使用了。

    汤是干贝烧鹅放在一起,由月儿亲自指挥调配的,那些中药配制的卤药这个时代除了李正也就是月儿知道,李正悄悄告诉她,这可是将来万一落魄了咱生存的本钱,可别告诉别人。月儿立即打消了给舅父李管事报信的念头,使劲点着头,无声的答应。李正还在汤里偷加了些鸡精,自然鲜美无比;肉是福和酒楼的师傅拿真本事片出的羊肉,每一片都薄得透亮。

    看众人吃得顾不上说话,李正有些无语。这青菜品种也太少了些吧!菠菜还没有进入内地,也许明年开春,波斯商人就会带来也说不定。菘菜就是白菜,是这时的人们主菜,还有就是萝卜。芫荽蒜苗倒是不缺,一般人不吃这些刺激味道的东西。野菜和韭菜是李管事隔三差五派人送来的,知道李正爱这口儿,送来的还有些肥胖的泥鳅鳝鱼。有身份的人绝不会尝这种杂鱼的,也只有自己这个新主子才有这个癖好。遵照李正要求在韭菜地修些避风矮墙上面搭棚才保存下来,还一直能收割。

    李正空间种植的蔬菜长得茂盛无比,只是自己和月儿开小火时能拿出来。这大庭广众之下,还真不能无中生有搞出些从未见过的新品种来。就是拿出西红柿,他们也不敢吃啊!

    酒还真是绿蚁酒,没有过滤的沉淀物真和小蚂蚁相似,放在铁炉上的铜水盆里温着。用小酒提子打酒,一下正好一大杯,喝了几杯,就没有兴趣了。连个啤酒都不如!

    酒是李府作坊自制的米酒,比现在的那种孝感米酒还淡,稍有酸苦味。李正把蒸馏酒流程和器具图纸都画好了,却没敢拿出来。这时的大唐,百姓仅可温饱,没有多余的粮食来酿酒。现在拿出来的效果适得其反,疯狂的利益会加剧对生活平均线以下百姓的掠夺,接下来就是土地的疯狂兼并,对百姓来说,是雪上加霜。

    吃了一阵,黄柏谆谆诱导,停箸问道:“孝正啊!这大巧无工,你随口几句短句就清新脱俗,胸中一定文才无限,对此雪景,你再口占几句,好为我等佐酒啊!“

    “我不会做诗。“李正坦白承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