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二十一章开学典礼

    公元633年,大唐贞观七年正月十八,申州南湖书院正式如期开始接收新生报名。

    大门上打出红绸横幅,“欢迎南湖书院第一期学生报到入学!”院内三个登记处同时进行新生登记。

    各地掌柜管家陪送自己选派的子弟学员入学。拿着年前书院开出给各家族的凭证,核对人数,再登记学员个人信息,发放一个铜质带编号的身份铭牌,由三年级学生领路送进宿舍,送学员的管家掌柜交纳在学校财务处交纳或存放一笔铜钱作为学生生活费;接待处人员还向所有学员介绍沿河别墅,也有些学生心动不已,但大多数被管家掌柜否决。也有十来个学生住进别墅小院,那是家族旁房子弟,或权贵外室。掌柜管家可以跟随着接待员从食堂到宿舍再到厕所操场教室全程参观,中午再陪同在学校伙房就餐一顿,就可以离开了。以后再来学校,就没那么容易了。

    新学员登记表是最新印刷的。年前烧盆店掌柜老郭来申州送制糖溜子,除了给些大订单外,还从李正郡王爷那里领到一个艰巨合作任务,就是烧制硬泥字模,而李正仅仅只是给了一本正楷字帖和一本制作技术图册。俗话说,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又说,金钱的一切动力的源泉!经多次反复试制,终于在正月初九,老郭亲自送来两大牛车十几个箱子。看来,老郭的年没有好好过啊!初十下午,李正从李家湾回来,老罗立即禀报,李正高兴的到后院验货。老郭忐忑的说,这是按王爷要求制作的三套字模,每套三千字,其中重复的常用字有一千二百个,合计一万字,只多不少,共计三千三百多斤。

    看着小指粗细,三四厘米长的陶制字模,李正心里哇咔咔的乐着很爽快地叫老罗支付剩余的三百贯铜钱。并要老郭继续烧制更小些的字号。

    在正月十二开始,新的印刷作坊秘密开业了。在木框内排列字模和标点,排版完成后用木楔固定,端到另一个同样大小的装着融化松香的铁槽里,趁热拍平印刷面,空白陶模被敲击得更低,待冷却后,就可以刷上油墨,开始拓印了。李正亲自指点第一版,效果不错。后面的事,就不是他亲自操心的了。

    印刷成功了,造纸作坊也被李正放在心里第一位置。

    正月十九,封闭校门,组织对新生们进行入学测试。

    以李瑜李俭张新郭细君为主,李白李兴柳三郎胡保纯以及强烈想出风头的李玮大牛兄弟等全部三年级十七名学生辅佐,在六间教室里对所有378名新生和进行入学水平测试。年前入学的一二年级一百多名学生也同时参加考试。

    新鲜出炉的试卷发放到每个人手中。早上李正看到手上这些学生的名单时,不仅哈哈大笑起来,裴行俭、薛仁贵、李敬玄这样的小伙子来了不说,连马周这样三十岁左右的壮汉也来凑热闹。李正给那些掌柜管家们多出的三十个名额就是要求寻访一些后来的名人,其中就有薛仁贵李敬玄这样的后世名臣,还有马周这样郁郁不得志的没有发迹的小人物。马周正在长安客栈困顿,落魄潦倒,被长安李观派人访出,礼请到申州。哈哈!这可是后来的宰相啊!

    除了马周裴行俭这样后来的大唐牛人,还有许多权贵的子弟也来捧场,都是没希望执掌家族轮舵的庶出子弟。五姓七望的就来了不少,新晋草根出身的权贵也派出许多学徒来,像秦琼家、张公瑾家、程咬金家、萧瑀家......差不多后来的24功臣家都有人来。也难怪,谁家没有产业,有产业就有掌柜来交易,就会派出学生来呀!想出这一点,李正也是自我解嘲一笑。

    此时,马周却对着卷子笑不出来,大多数人对着卷子愁眉苦脸。

    卷子书写方式是横排不说,题目也是出乎众人意料。首行当然是姓名,铭牌字号,这个都能写上;第二行是白话:你觉得自己能认识并熟练掌握大约多少字?在合适的方框里打钩。下面是四个方框,不认识、0-500、500-1000、1000-2000及以上。

    第二题,你到过家乡以外的地方吗,那里离你的家乡有多远?在合适的方框里打钩。没出去过、十里、百里、千里及以上。

    第三题,你来南湖书院的目的是什么?在合适的方框里打钩。家里的意思、随便看看、学做官本事、学挣钱方法、学一门立身手艺。

    第四题,你最想学哪方面的内容?在合适的方框里打钩。为大唐百姓吃饱饭--种地方面学问;为万千生命健康--医技专业;为所有家庭舒适方便--匠器制作;为大唐开疆辟土--兵事技艺。未列项目请自行添加。

    区区四题,叫所有人坐了难。这是什么考题?稍稍考虑一下,在指定方框里打钩后就交了卷。没有人添加什么愿望,短短两刻钟就全部完成了,学生们立刻跑进阳光处议论不已。

    三年级的学生们立即按类分拣统计,中午时分,李正案头就看到结果了。

    这是按学生水平分班依据。评选标准已交给李瑜等人。所有人都是各家精心挑选来的,自然不会太蠢,李正相信肯定有各方面的卧底奸细。四题科目,只看前两题,后面的是参考条件,迷惑人的。

    识字在2000字及以上的有三十九人,同时又满足在家乡以外经历过条件的又挑挑拣拣选了三十人。

    识字在500-1000的最多,二百八十五人,定为新一年级,分三个班;其余的64名定为二年级;原来李孝恭送来的52人除了抽到教研班的牛娃张二宝还有50人,加上前面剔下的9人共59人定为三年级;李观送来的十二名家族子弟加上李正的二十名小屁孩家奴,除了成绩突出被抽到教研班的李三李七外还有二十二人,作为四年级。

    教研班成员有李瑜李俭李白李兴张新郭细君大牛二牛胡保纯柳三郎牛娃张二宝李玮李三李七还有李家湾带来的两个农家子弟赵耕、田喜富,共十七人,现在再补充马周薛仁贵裴行俭等二十人,就有了三十七人。

    如果有可能,李正原来还想开个女子班,被李琛一口否决了,笑话,女子入学,那成什么了?出了事怎么办?再说了,谁家的父母愿意女儿出头露面。但李正还是在自己后宅建立一个女子班,雁妮为班长。

    学校允许有能力学生租赁学校沿河小院,可以自己开伙做饭。但不能无故迟到缺课,不准带下人进入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