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三十九章公主卖书

    六月初五,南湖书院教学楼启用。

    一层由东西走廊分隔南北两部分,迎着大门是大楼梯,东西走廊两头还有小楼梯。大门两侧南面向阳面各有三间教室,走廊北侧西头除去楼梯也有两间教室一间储物室,东侧是教师办公区和一间校医室。很经典的布局!

    二楼和一楼格局相同;三楼是教研区和库房、会议室什么的,由一条钢铁栈桥和另一座小楼相连,这座小楼是实验楼,只有教研班的人才能有权使用,所以,铁栈桥两端经常锁着。

    李正用千钧一发这个词语和曹冲称象的典故诱导学生们,怎样制作一个仪器,可以测定拉力,换一种方式可以做出超大的称量工具。结果,马周等人在工厂蹲点几个下午和工匠商量着改进,竟然真的搞出了拉力计,全钢制作,表体箱子二尺见方,内装一个小指粗细弹簧,带动一根指针,至于准确度有待商榷。两天后,基于拉力计的原理,地磅图纸搞出来了,交给李正批准制造。李正一看,不错,四个角悬挂装置用弹簧连接,由一个长长的钢梁连接到旁边的读表装置上,就是一个个杠杆的组合运用啊!和后世的磅没有什么区别了,大笔一挥,批准!

    拉丝机在李正指导一下后,外端出口处加了一个小装置,一个夹子,还是由水力驱动,很小的夹子夹住钢筋头后,夹子飞快旋转,带着钢筋由出口飚出,地辊一直转动,把钢筋运到更远的地方。这样,钢筋出来就有些纹路,是那个夹子留下的。这就是螺纹钢,工匠和学生不理解,问,李正就再次提到摩擦力。有了拉丝机,结合凸轮,铁钉制钉机就水到渠成。尽管次品多,咱还在试验阶段好不?

    细铁丝就不能使用‘夹子’了,由于动力不均,铁丝出口处的铁丝时远时近,就杂乱无序,为了不让铁丝乱七八糟的,工匠制出一个装置,叫李正叹为观止:一个大大的陶瓷螺旋体,铁丝顺着超大的‘螺旋磁壶’上的沟槽旋转着把逐渐由红变暗的铁丝很规则的摆放整齐。这不是盘圆吗?李正惊叹不已。

    既然古代劳动人民智慧无穷,解决了弹簧和螺丝问题后,李正公布些新课题。首个课题是轴承,这次直接画出图形征求解决方案。十天后,收到成效。有两个铁匠现在叫钢铁厂工人大师傅搞出样品:一个是较大的滚轴轴承,一个是小些的滚珠轴承。李正感叹,还是工业有了基础才有发展啊!啥也不说了!除了奖励银钱、晋级优先外,在了解制作思路后,当即建立新的轴承专业工厂。既然大唐工匠心智不可测量,李正干脆释放一批超前技术和实物三维图型。钟表的原理和模型、小孔成像原理和木板箱模型、挤压高温膨化机原理和木制模型、榨油机和稻谷脱皮机、磨面机图纸和模型...等等。都是些以水能为动力的低速机器。

    还有一个自行车,并有图形和模型,是一个木匠在李正指点下用竹木制作的一比一大小模型。当然了,花盘好说,后面的牙轮就难了,那里面的差速器就不用想了。路面这么好,每天还要步行很多路,李正很怀念自行车,这个代步工具是必须有的,不然对不起穿越一场。

    今天学校广场搞个马拉铜球试验,明天教学楼搞个两个铁球同时落地试验,不仅把学生娃折腾得迷三道四,连带着把京城来的高干子弟也迷惑得如醉如痴。

    长乐公主编撰的新书印出来了。书名叫《南湖的夏天——故事100篇》,16大开精装彩印插图版共258页,署名李丽质、李德贤合著,李孝正作序,印刷2000本,每本售价999文。书中除了李正讲述的故事外,又收集整理一些逸闻趣事,经李正审查后,剔除一些不适宜篇章,添加一些成语故事,凑够100篇,这样,一本面向贵族中低年级小青年的健康消闲读物就问世了。书店门口的推介是这样介绍的:本店六月十日隆重推出由大唐长公主、清河公主亲自执笔,义阳王亲自作序的新书,《南湖的夏天——故事100篇》,开阔视野、陶冶情操、珍版收藏、数量有限。

    书院学生阅读的是一种170页简图内部版,图是白线勾勒的白描,但也栩栩如生。售价只有九十九文。

    套色印刷的精装版,可以说采用了大唐以致之前从未有过的纸张和技术,厚实的纸张和后世的铜版纸有得一拼,彩印采用银票印刷技术,精美无比。两个公主兴奋得脸色涨红,抱着样书舍不得放下。

    公主的新书被来申州的商家打包带回,印刷臻美的彩印耶!欣赏阅读价值不说,当个传家宝收藏也不错啊!那可是公主亲自写的哦!

    长乐和清河各分得一千贯崭新银票,激动得不知放哪里好了。按分成,她们是拿不到这么多的,两种版本除去印刷厂和南湖商贸分成,她们应得一千三百多贯,为了刺激她们以及后面的一班公主皇子,把他们的精力转移到学问上来,不差钱的李正直接给予每人一张最大银票。

    身为最高贵的皇家,在皇宫里,私人拥有绝对可支配钱财数目都有定规,王子公主级别的也不过十二贯月例零花钱。对于长乐清河来说,一千贯绝对是个大数目。

    长乐喜欢的眼里都是闪亮的星星,清河更是一句话把李正搞了个跟头。“王叔!咱们是不是再写上一本?”

    六月十五日,按计划实施的工匠级别评定工作正式展开。学校暑期大考也结束了。原定于同日是书院放假时间,却被教研班和多数学生一致拒绝。哪有学习不过几个月就休假的,何况还有逢十休一呢!李正原来想,放一个半月的假,躲过伏天的酷热。他完全没想到,大唐的交通是如此艰难。学生是来自几十个州府的,最远的在长安以北。回家的话,回去的路上就大半个月,住家里三天再回来,尽晒太阳去了。虽被拒绝,也是没什么说的!正愁着时间不足,人手不够呐!

    既然都不走了,那就协助着搞工匠评级去。拿出一叠评定标准规则交给马周,由他主持选出十几个小组长,由高年级学生带低年级学生,每组十几个人全部下到工厂实习去了。其余学生,帮忙改试卷的、整理下期新生教材的、搞试验的、各行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