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为了给后宫寻找一块宜居之地,夜里,李正对着地图反复研究,目光在整个南美、北美找来找去。这里也很好,那里也不错,后世南北美洲宜住城市太多了。选来选去,最后还是决定,在南北中纬度温带地区各建一个大城,南美就选在中纬度的布宜诺斯艾利斯,紧邻拉普拉塔湾,被李正取名为三河湾,乌拉圭河、巴拉那河、萨拉多河三条河流交汇处,至于河流名字怎么改,等待以后根据具体情况再说。

    北美洲的选点就在奥尔良、渥太华、华盛顿三个中高纬度地区中选,可能都会建立大城,将来孩子大些,就来回旅行、来回住居。至于西雅图、旧金山、洛杉矶、墨西哥城,暂时不去考虑,一是人手不足,二是李正害怕地震和火山。

    第二天,详细到1000米高的小山峰都有标示的地形地势图放在褚遂良和参谋部桌上。

    人们对唐王的举动已经麻木,要是拿不出来一些惊世骇俗的东西才叫人遗憾呢。

    如今新大陆军队分为两部分,薛仁贵为主官,带领第一旅在北美大陆游荡;陆树威为主官裴行俭为副官的第二旅留在唐城周边,毕竟这里土著生番多一些。分属两支部队的原贵族班学生像李神通的儿子李孝友、李孝节;李孝恭的儿子李崇义、李崇真、李晦;李哲的儿子,李玮的弟兄李瑗;太上皇的几个儿子李元嘉、李元景、李元懿、李元昌等等,除了李元昌另有任务外,这些李家少爷一律安插在各级参谋部们。而像房遗爱房遗直兄弟、程怀弼程处默兄弟、秦怀玉、李敬业李敬玄兄弟,以及李七李三、牛娃张二宝、还有一班唐王府自家的家奴子弟统统被赶到军队里去了。从旅部到团营,到中队小队,他们都在担任军事骨干。

    柳三郎和李三在南洋犯下滔天大罪,被随行监军指控乱杀无辜,坑杀俘虏,贩卖人口多项重罪。奏章上传到长安,然后,就没有然后了,他那一支部队就在南洋消失了。裴行俭和李丙原来也有任务,它俩带人从库页岛以西登上大陆,去了极北苦寒之地,在历经艰辛后,被飞天舰队一次转移到倭国。柳三郎去带队运人,李三直接去跟着薛仁贵学习。

    唐王下属相关领地也在收缩,像济州岛和北海道的产业和人员逐步由大唐朝廷派人接管,已建和再建工程朝廷当然要用人口补偿。济州岛上的原居民樊离祢嵩两家已经移居长安,他们老了,是不想离开长安了,但他们训示儿子,一定要跟随着唐王,征战四方,报答唐王帮助返回祖籍之恩。北海道上几乎全是唐王抽调去的技术人员,在相应人口交接完成后,一次性搬空,叫接手的户部官员欲哭无泪。

    济州岛上的一班新式政府官员在办理政权交接后,整体搬迁到唐西马城,给捉襟见肘的褚遂良新政府增添了活力。像原建设部部长石丙、监察内务部部长李新生(大牛)、民政部部长崔纶、还有防务部李玮,都走马上任,多多少少升职提拔了。当然了,地盘扩大无数倍,管辖也范围扩大无数倍,只有人数增加有限。

    济州岛上居民自愿移民的并不多,也有上千人。大部分是早期跟随唐王的人员。

    李玮见到唐王,很是幽怨。王叔这次把他扔在济州府一下子就是三年,这段时间里,连娶亲都是老父催促着回去,匆匆地回长安娶亲,又匆匆携新婚爱妻返回任上的。

    参谋部根据地图标示,分析来分析去,选取几个地点,北线联系薛仁贵柳三郎,派两艘飞艇带着他们实地考察。南线由唐王亲自考察。

    于是,年前这段时间里,李正准备由褚遂良陪同,坐着汽艇在南美洲上空转悠,查看各地建设情况。

    褚遂良对规划河山的事很感兴趣,他根据唐王汽艇提供的地图分析认为,一个狭长地形中间还断续连接的大陆应该分为两个部分来建设。北方大陆只有少量长毛野人存在,可以清剿,然后空置,只在必要的矿藏所在之处开发即可。唐人移民大部继续南下,碾压式地推进,不臣二民留之无益。

    连老褚都这么想了?李正很惊讶!但还是要提醒下面哪些嗷嗷叫的小伙子,不要太随意了,将来的修路修桥,修巴拿马运河,谁来干活?于是,就带着老褚四出探查地形,整天在天上飞来飞去。汽艇偶尔在适合的地方减速停留,秘书就测量经纬度,在地图上标记坐标。

    腊月二十一夜,李正接到电报,说北方一支船队到了,请唐王安排接应。

    这么快?屈指计算,将近两个月了,李正认为不会走那么快,两个月就能跑两万多公里?他们走捷径了?问了秘书李丁,他笑而不言,李正拿起一本书扔在他头上,他才笑嘻嘻地说:“师傅,你忘了!还有洋流速度和风向因素你没加上吧!”

    李正一拍额头,对头!航速等于流速加船速。怪不得!现在只是大洋环流交替迅猛季节,加上季风影响,当然要快了,快一些不更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