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李向南到县里买了四双雨鞋,公社里都没有卖雨鞋的。有票都没用。

    李向南自己一双,李母一双,剩下两双给大伯家了。

    李向南有钱也有票,但是不能再买了。

    因为那样穿出去太打眼儿。

    入秋了,踩到泥里,又冰又凉。一双脚在泥地里泡一天。

    可想而知对人的身体伤害有多大。

    秋收的时候,尤其雨水这么大,为了抢收,能干活的人都要下地。

    三哥的腰伤基本上算是好了,但是陈爷爷不同意他今年秋天干重活。

    再加上这么湿冷的天气,更不宜干活了。

    三哥一直都没去上工,村里人都觉得他的腰伤没有好,他不去干活倒是不多打眼。

    二嫂和三嫂孩子太小都需要吃奶。

    这么湿冷的天气,再加上这么强度的劳动,干上一天孩子就没奶吃了。所以也都没有下地。

    大伯娘这几年都没怎么去地里干活里,可这个时候不去干活,那可就是思想不积极。

    李向南主动让大伯娘去发放工具,她去下地。

    其实,在天气不好的秋收里,保管员肯定也要下地干活的。

    不过为了不耽误发放东西,也就干半天活。

    现在李向南要干一整天了!

    麦收的时候因为要下雨,不也是这么干的吗?

    大伯娘不识几个字,但是有李向北帮忙,这活也就干下去。

    借着这个由头,李向南也没让李向北去参加秋收。

    要不然李向北也要去抢收的。

    这个时候的人真的吃了很多的苦。

    就是女人来了月事这时候都不能请假,都要在冰冷的泥地里干活。

    这能不得毛病吗?

    大伯家现在就剩大嫂一个目人需要下地了。

    李向南给的雨靴,大伯一双,大嫂一双。

    李向南买的都是大码数的,男人女人都能穿。

    男人总要比女人皮实一点。

    大伯摸着崭新雨靴,这心里熨帖的很。“我是借上侄女的光了!”

    穿上雨靴,脚底下踩上厚厚的苞米窝子,就是站在泥水里也不怕了。

    大伯娘叹个口气。“我不也是吗?”

    四哥深深的低下了头,他突然想起来三嫂说他的话:养儿子是真的糟心。

    这秋收,胖人能累瘦了,瘦人能累成狗。又赶上这样的秋天,人是遭了大罪了。

    李母回到家里,累的真是上炕都费劲。

    李向南都躺在那里休息,因为走一天软乎乎又沾脚的泥地并不舒服。

    不过好在回来的时候家里都有热饭。

    李向南和李母累成这样,都是因为村里催的太紧了。